世界關帝文化消息: 九月中旬,應中國新聞社邀約,我乘坐高鐵到黃河東岸的山西運城,參加海內外30多家華文主流媒體的“忠義天下”傳播盛會。 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盛會。國家網...
世界關帝文化消息: 九月中旬,應中國新聞社邀約,我乘坐高鐵到黃河東岸的山西運城,參加海內外30多家華文主流媒體的“忠義天下”傳播盛會。
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盛會。國家網信辦領導,中國新聞網領導、山西省委宣傳部部長,運城市委書記等親自到場坐鎮指揮並致辭,各省網信辦領導從大河上下大江南北趕來參加盛會。
武漢出發的高鐵,不能直達運城,只有順隴海線到黃河南岸的三門峽。走出高鐵站,運城市網信辦劉副主任和一位師傅,已經在出站口等候。這位熱情幹練的師傅一把接過我的行李箱,微笑著向我點頭: “我姓馬,叫我小馬就可以!”
“哈哈,馬哥!我姓朱,咱們一丘之貉!” 一陣大笑之後,我在黃河東岸又多了一個朋友。
從三門峽出發,不一會兒,越野車越過黃河大橋,馬師傅把車停下,對我說,“早就聽說您是一位攝影家,我帶您去拍攝黃河!”

中條山上的關帝像

黃河,從這裡拐彎,向東而去

天寒地凍,堵車了,馬華駒師傅在車道旁生火烤饅頭充飢
太美啦!我們跳下越野,抄起手機,向黃河大橋中間走去。越走,眼前的黃河越壯觀,馬師傅要我轉過身,為我留下了親近黃河的美圖。他的動作,乾淨利落,儼然一位訓練有素的攝影大家;他的微笑,樸實純淨,讓我感覺到了黃土高原的厚實淳樸。
我對眼前的這位馬師傅肅然起敬。
越野車翻越中條山,向運城駛去。一路上,我們順道拜謁了平陸縣周倉文化園,拜謁了中條山巒的關帝巨像,拍攝了夕陽下波光粼粼的鹽湖,馬師傅一路為我講解關公故裡的父老兄弟對關公的敬仰。
馬華駒師傅說:“身為關公故里的子民,我們對關公抱持著無比崇敬的情感,每當談及這位千年偉人,我的雙眸便閃爍著敬仰之光,視關公為武勇、忠義與智慧的完美典範。我家里就供奉著關老爺,每年的運城關公文化節,我都會親身參與,心懷虔誠地祭拜,期望從關公的傳奇中汲取力量與智慧,助自己勇敢面對人生的種種挑戰。前不久,我得了一場大病,信念讓我挺了過來。我要用我的餘生,去弘揚關公忠義文化,去做更多的善事。”
馬師傅今年50多歲,生長在關公故里這片英雄輩出的黃土地上。 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傳奇故事,也未曾參與波瀾壯闊的歷史事件,卻是一位真真切切的關公老鄉,在自己平凡的世界里,演繹著不平凡的人生。
早年,馬師傅曾經是穿梭於關公故里的公交車司機,手握方向盤,以穩健的姿態引領每一位乘客前往目的地。 車窗外,是不斷變換的風景; 車廂內,是馬師傅爽朗的笑聲和幽默的談吐,為乘客增添了幾分輕鬆與愉悅。
而後,他又化身為運送貨物的卡車司機,駕駛著龐大的傢伙,穿梭在祖國的廣袤大地上。 從塞北草原到南國椰林,從東海之濱到天山脚下,路途遙遠艱辛,他卻以滿腔的熱情與堅韌的意志,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。 他的性格依舊爽朗如初,談吐間總能帶給人們歡笑與力量。 在他的世界裏,駕車不僅僅是一份責任,更是一種熱愛與追求。他帶著心愛的相機,拍攝了數千幅黃河東岸乃至大江南北的許多大美景觀和風土人情。

黃土高坡,曾經的家園

中條山的年輪

太行山上

黃河東岸,曾經的輝煌

曾經的家

曾經的家

曾經的家

絲綢古道上的駝隊

平陸縣周倉文化園
正是這份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愛與執著,讓他贏得了廣泛的人緣與尊重。 無論是昔日的同事,還是偶遇的鄉人,都對他讚不絕口。 他的微笑仿佛具有魔力一般,能够瞬間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; 他的幽默如同生活中的調味劑,讓平凡的日子變得更加有趣多彩。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:在這個世界上,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舞臺與光芒。 只要我們用心去做每一件事,用愛去對待每一個人,即使是最平凡的人生,也能綻放出耀眼的光彩。

本文作者(左)和馬華駒師傅(右)在黃河東岸中條山下合影
黃河的清晨

黃河壺口瀑布

方向盤前面,是雲霧繚繞的山巒

中岳嵩山的傍晚

西岳華山的厚重

在黃河東岸,在中華武聖關公的故鄉。一位普通的卡車司機,竟有如此龐大的親和力!
于是,在第二天上午“忠義天下”隆重的啟動儀式上,我深情地說: 昨天,從長江南岸的武昌,一步步走近黃河東岸的運城,心中湧動著滿滿的感動,滿滿的親切!為什麼?因為我們的運城常平村,孕育了萬人仰望的中華武聖;因為我們的運城中條山,矗立著全世界最高的關帝像;因為我們的運城解州鎮,坐落著中華大地最古樸最宏偉的關帝祖廟;因為勤勞樸實的運城人,在新的時代,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……
来源丨世界关帝文化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】